砌筑结构安全检测砖混结构检测鉴定 砌筑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砌筑结构检测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是将测定砌筑砂浆强度作为砌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评定指标。为了改变“眼观手捏”的判断方法,而进行了回弹法检测强度等方法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冶金建筑研究院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分别研究出冲击法和点荷法砂浆强度检测方法;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西安砖瓦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砌筑用砖强度等级的回弹检测的研究,此后许多省市的建筑科学研究所都进行了砌体强度、砌筑砂浆强度或砌体块材强度等级检测方法的研究。1994年,《砌体结构力学性能现场检测技术规范》编制组对部分已有的砌体结构检测方法进行了评审,将回弹法、点荷法、筒压法、射钉法和剪切法五种砂浆强度检测方法和推剪法、单剪法、轴压法、扁千斤顶和拔出法等五种砌体强度的检测方法纳入规程。这些方法大多数为我国研究人员创造发明。 砖混结构鉴定内容 ①砌体、砂浆材料强度现场检测与鉴定(数据记录及并拍检测照片) ②砌体承重墙、混凝土板尺寸及钢筋配置检测。(提供建筑、结构图) ③结构变形观测(现场检测并拍照) ④结构裂缝检测与鉴定(裂缝编号,标出裂缝大小,并注明裂缝位置,照出裂缝照片) ⑤结构构造与连接检测与鉴定(提供建筑、结构图、内业完成) ⑥结构抗震性能检测与鉴定(提供建筑、结构图、内业完成) ⑦结构分析与验算(提供建筑、结构图、内业完成) ⑧可靠性鉴定评级(内业)